Google
 
Web 多多  

《和你一起学作文》之二十六

洪蒲生(编著)


(五)湖心亭看雪

              张 岱(明)

              

   先读译文:

   崇祯五年(1632年)十二月,我住在西湖边,当时一连下了三天大雪,整个西湖寂静无人,连鸟儿也都不知去向。就在这一天的夜晚,我雇了一只小船,穿上厚厚的毛衣,把炉火烧得旺旺的,一个人独自去湖心亭观看雪景。树上结着雾凇,湖边水草荡漾,天、云、山、水,上上下下一片白茫茫。整个西湖上所能见到的,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,湖心亭的一点轮廓,还有我如同草芥般的小船,以及船中小如米粒的两三个人而已。等到了湖心亭,却看见有两个人,坐在羊毛毡子上,一个童子在煮酒,炉火正旺,水已煮沸。看见我去,两人又惊又喜地说:“今日的西湖,怎么还会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呢!”说着就拉我与他们一起喝酒。我也尽量喝了三大杯,然后向他们告别,并问他们姓什么,原来是金陵人,在此作客。等我回到自己船上时,摇船的人唧唧咕咕地低声说:“不要说相公你痴,居然还有比你更痴的人呢!”

   

再学原文:

崇祯五年十二月,余住西湖。大雪三日,湖中人鸟声俱绝。是(这)日更(读第一声)定(“更定”即夜晚开始计更,大约晚上八点左右)矣,余拿(雇)一小舟,拥毳(读“脆”,鸟兽细毛,羽绒)衣炉火,独往湖心亭看雪。雾凇(冰花)沆(读“杭”的去声,水草广大貌) 砀(读“荡”,振荡,波纹),天与云、与山、与水,上下一白。湖上影子,惟长堤一痕,湖心亭一点,与余舟一芥(草芥),舟中人两三粒而已。到亭上,有两人铺毡而坐,一童子烧酒,炉正沸。见余大惊喜,曰: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!”拉余同饮。余强饮三大白(酒杯,如“飞觞举白”)而别。问其姓氏,是金陵人,客此。及下船,舟子喃喃曰:“莫说相公(相公:对士人的尊称)痴,更有痴似相公者。”

   

向本文学什么:

一、学习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精细。

文中有几个量词的运用,令人倍感新鲜,那就是“长堤一痕”、“湖心亭一点”、“余舟一芥”和“舟中人两三粒”。显然,在通常情况下,这几个量词都有点莫名其妙;而在这篇文章的情境中,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,是因为作者以整个西湖一带为大背景,用了一种从高远处望过去的宏观视角,仿佛在拍摄电影中所谓的“大全景”。在如此宏观的背景下看过去,这几样东西变成微观就不奇怪了。同时,作者描写的又是大雪三日后夜晚的西湖,是“天与云,与山,与水,上下一白”的西湖,是“湖上影子”中的堤、亭、舟、人,因此就更显其隐隐绰绰,更显其小,所以,用“一痕”、“一点”、“一芥”和“两三粒”,虽然夸张,却感觉恰如其分,且给人以新鲜感。

最后,还有一个问题,舟中人到底是几个呢?应该是三个,即除了舟子和作者外还有一个随从,那为什么又写成不确定的“两三粒”呢?因为舟和人都在动,所以会时而看见两个,时而看见三个。这也是作者文思精细的又一表现。

二、了解散文写作中意境的创造。

    在中国的文艺评论中,经常使用“意境”的概念,与此相关的还有“意象”、“境象”、“物境”、“情境”、“韵味”、“神韵”等等的概念。“意”是指作品的思想、感情,“境”是指具体的事物所组成的画面,“意境”就是“意”和“境”的统一。

    马致远把断肠人的沦落天涯之感具象化为枯藤、老树、昏鸦、小桥、流水、人家、夕阳西下、天涯等具体的事物,就把哀愁寂寞的情感与冷清萧疏的景象有机地结合起来,使读者有鲜明强烈的感受。

    王国维还提出了“有我之境”和“无我之境”的说法。前者指作者主观情感色彩浓烈的境界,如杜甫的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就表达了他在战火离乱中特别强烈的伤痛情绪,其主观感情明显地影响了客观事物。后者指作者的内情与外在的事物水乳交融,浑然一体,如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诗人的悠闲与自然的宁静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,仿佛他也成为田园的一部分了。

    《湖心亭看雪》所创造的显然也是一种“无我之境”,本有强烈出世之心的作者神游化外,在“人鸟声俱绝”、“天与云,与山,与水,上下一白”的西湖中,也已成为渺小的“一粒”,与自然融为一体了。那舟子最后所总结的“痴”,就是“痴情”,就是“陶醉”,也就是陶然忘我,沉醉其中了。

   

(六)观潮

周 密(南宋)

    先读译文:

    浙江(海宁)的潮水,是天下壮丽的景观,从农历十五到十八日最为盛大。当潮水远远地从海口涌过来,一开始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线,接着就渐渐逼近,那就像白玉的城墙,又像积雪的山峰,铺天盖地地压过来,声响如雷霆般轰鸣,大地震撼,浪花飞溅,好像要吞没天空,让太阳洗个澡,那声势真是雄壮豪迈到了极点。杨万里(号诚斋)有诗写道:“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每年,官吏在郊外训练检阅水军,江中几百艘战船,分别靠近两岸排列。然后就演练或进或退或分或合等多种阵形的变化,并且有骑在马上挥动旗帜、舞枪弄刀的人,在水面上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样。突然间,又见到处升腾起黄色的烟雾,人与人对面都看不清楚,只听见轰爆的水声,巨响如山崩地裂。等到黄烟散去,水波平静,江面上又忽然一条战船也没有了,只剩下“敌人”的靶船在熊熊燃烧,渐渐在波浪中灰飞烟灭。又有几百个吴越之地善于游泳的青年,个个都披着头发,刺着文身,有人举着十面大彩旗,鼓足勇气,争先恐后地逆流而上,出没在波峰浪谷之间,腾跃在水面上做出各种动作,连旗尾都没有一点点沾湿,向观众夸耀着自己高超的本领。每当这时,那些达官贵人就争着给他们各种赏赐。而在江两岸十余里地之间,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人,车马把路都堵住了,不论是吃的用的,价钱都翻了倍,到处都是运来租用的帐篷,拥挤得连一席之地也没有了。至于皇宫里的人,照例在名为“天开图画”的高台上观潮,居高临下地看,一切都了如指掌。老百姓远远地看着那些华丽的仪仗,如同在九天之上,简直像瀛台、蓬莱仙岛一样。

    

    再读原文:

    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,自既望(“望”指农历十五日;“既望”即农历十六日)以至十八日为最盛。方(当)其(指“潮水”)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,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,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杨诚斋诗云:“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”是也。每岁,京尹出浙江亭,教阅水军,艨艟(读“蒙充”,古代战船)数百,分列两岸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,并有乘骑(读“寄”,此处指马)弄旗,标枪舞刀于水面者,如履(行走,动词)平地。倏(读“书”)尔黄烟四起,人物略不相睹,水爆轰震,声如崩山。烟消波静,则一舸无迹,仅有敌船为火所焚,随波而逝。吴儿善泅者数百,皆披发文身,手持十幅大彩旗,争先鼓勇,泝(“溯”的异体字)迎而上,出没于鲸波万仞中,腾身百变,而旗尾略不沾湿,以此夸能。而豪民贵宦,争赏银彩,江干(即“岸”)上下十余里间,珠翠罗绮溢目,车马塞途,饮食百物,皆倍穹(高)常时,而僦(读“就”,运输,租赁)赁(读“吝”)看幕,虽席地不容闲也。禁中例观潮于“天开图画”,高台下瞰,如在指掌,都民遥瞻黄伞雉(读“志”,野鸡)扇于九霄之上,若瀛台蓬岛也。

    

    向本文学什么:

    一、学习动静结合的场面描写。

   《观潮》选自南宋周密所撰写的笔记《武林旧事》,本书是作者入元后追忆南宋都城临安(即武林,今浙江杭州)的旧事而作。

浙江就是钱塘江。“浙江之潮”,的确是“天下之伟观”。作者在这篇短文中有声有色的描写,把浙江潮壮伟的景观和水军演练的场面形容得淋漓尽致,堪称观潮作品中顶级的美文。

一般写景的文章,多以写静景为主,有时杂以动态,来一点动静结合;而《观潮》却几乎完全在描写动态的景象,且规模宏伟壮阔,声势惊天动地,情态活灵活现,色彩斑斓眩目。你看他写潮水倒灌之“吞天沃日”,写水军演练之“奔腾分合”,使我们沉浸在天籁的轰鸣和军阵的呐喊声中;忽然间又来一句“烟消波静,则一舸无迹,仅有敌船为火所焚,随波而逝”,这就是一种巧妙的动静结合,形成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的强烈对比。你再看他写善泅吴儿的“腾身百变”,写观潮群众的“车马塞途”,使我们置身于满眼“珠翠罗绮”的人山人海之中;忽然间又来一句“禁中例观潮于‘天开图画’,高台下瞰,如在指掌,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,若瀛台蓬岛也”,这也是一种巧妙的动静结合,形成了天上人间两相隔的鲜明对照。

可惜,这样的繁华只是回光返照,这样的声威只是花拳绣腿,这样的狂欢只是醉生梦死,这样的朝廷只是空中楼阁,“直把杭州作汴州”的南宋,转眼就被蒙古铁骑的潮水吞没了。

二、了解所谓“文气”的主要含义。

    古代文论有“文气”之说,其主要含义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致的了解。裴显生教授说:“气即文气,就是贯通于一篇文章之中的一股内在的逻辑力量,亦即思路。”读《观潮》我们会感到很有气势,其原因固然首先在于潮水和演练本身的雄伟壮观,同时也与作者行文的简洁流畅和逻辑性强有关。

    请看作者写潮水,先以一句“浙江之潮,天下之伟观也”开头,然后这个“潮”作为主语,就总领“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。方其远出海门,仅如银线,既而渐近,则玉城雪岭,际天而来,大声如雷霆,震撼激射,吞天沃日,势极雄豪。”一管到底,句式又整齐短小,多为四字,读起来势如破竹,恰如潮水之滚滚而来,表现出行文中旺盛的精神及其不可阻挡的趋向,这就是气势。

    但这样的气势又不能一泻无余,毫无跌宕,正如曾国藩所言,“势不蓄”,“则读之亦易尽”。所以还要“济之以顿挫之法”,文中的“杨万里诗云:‘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’是也”就是这样一个顿挫,一个小结。然后接下去写水军演练,再写观潮的场面,这样三起三落,有放有收,就使文章富有弹性,增强了内部的张力。 (未完待续)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


无评语:


读者的评论:



用户名:guest(临时用户) (如果希望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留言,请登录)

发表你的评论

登录 | 注册 | 首页 | 收藏多多 |